甘肃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
新闻公告
西北研究院张勇勇研究员Science Bulletin:过去 20 年全球人工绿洲的快速扩张及其对干旱地区的影响
作者: 临泽站 更新时间: 2025-03-15

        干旱区绿洲是具有独特地貌和植被分布的生态景观,依赖雪融、泉水和浅层地下水供应,不仅代表着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,还提供农业生产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气候调节、防沙抗旱等多种生态服务,支撑着全球约5.9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碳汇功能。然而,由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,绿洲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。

         这项研究基于MCD12Q1、GMIA和GRIPCmap等数据集,对比各国绿洲面积与FAO和全球灌溉数据,分析了2001至2020年全球干旱区人工绿洲扩展的趋势及其生态效应。通过回归分析(斜率分别为1.10和0.87,决定系数达0.89和0.96)表明,采用的遥感产品能较准确地反映绿洲变化。此外,作者还利用Penman-Monteith-Leuning模型估算耗水量变化,并考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(如沙漠、草地、灌木丛)向耕地转化的过程。

         研究结果表明,全球绿洲面积由2001年的38.59×10⁴ km²增至2020年的46.67×10⁴ km²,增幅达21%,主要通过将原始沙漠、草地和灌木丛转变为灌溉耕地实现,北非、撒哈拉以南非洲、中亚及西亚扩展尤为显著(图1)。绿洲扩张也伴随着植被生产力的提升,其年总初级生产力(GPP)、净初级生产力(NPP)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(NEP)均有显著提升,分别带来约78.53 g C m⁻²、18.19 Tg和8.37 Tg的增加(图1)。同时,部分地区(如中国、巴基斯坦、印度)的绿洲扩张尤为迅速,而在沙特等国则因政策调整出现下降。     

  

图1 | 近20年全球干旱区绿洲扩张及绿洲生态系统生产力。(a)全球干旱区干旱指数小于0.2的区域位置;(b)2001—2020年全球绿洲扩展趋势,蓝线阴影代表回归的95%置信区间;(c)全球绿洲GPP趋势(MODIS,MOD17A2H产品,2001—2020年),蓝线阴影代表回归的95%置信区间;(d)全球绿洲NPP趋势(MODIS,MOD17A3HGF产品,2001—2020年),蓝线阴影代表回归的95%置信区间; (e)全球绿洲的NEP趋势,蓝线阴影代表回归的95%置信区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尽管绿洲扩展有助于提升粮食产量和生态恢复,但其快速发展极度依赖水资源,导致全球绿洲农业用水需求由142 km³/a增加至175 km³/a,水耗提升25%,同时陆地储水量(ΔTWS)出现明显下降(图2),表明地下水正由补给转为枯竭。巴基斯坦、中国、美国、埃及和印度等国的水资源压力尤为严峻。综合来看,绿洲扩展虽在短期内满足了粮食生产与生态效益,但长期来看过度开发将引发地下水枯竭、土壤盐碱化和生态安全问题。未来需加强综合水资源管理,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阈值,确保干旱区农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。

图2 | 2001 年至 2020 年全球干旱区绿洲耗水量。 (a) 全球绿洲耗水量趋势,95% 置信区间以蓝色回归线的阴影表示;(b) 2001 年至 2020 年陆地水储量距平(ΔTWS)趋势,95% 置信区间以蓝色回归线的阴影表示;(c) 前 15 个国家绿洲需水量分布,其中柱状图表示标准误差。



(转载自 地理科学前沿公众号)








版权所有: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-58
Email: lzd@cern.ac.cn TEL:13919797860 技术支持: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